在太阳能组件方面,明年底产能可望增至400MW,太阳能电池总产能则要挑战1GW,主要出口市场锁定日本
近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著名的太阳能开发商和工程总承包商(EPC)StrataSolar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将达成广泛的光伏储能系列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表示,StrataSolar公司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太阳能公司之一,我们很高兴与StrataSolar公司进行合作。
StrataSolar和比亚迪还会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在几个即将启动的StrataSolar项目,我们还会看见比亚迪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发挥出的强大作用。美国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比亚迪拥有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开发和电池储能技术,尤其在新能源产品推广方面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使比亚迪具备了强大的战略优势,非常期待双方能够在美国新能源市场展开广泛而深度的合作,为比亚迪新能源光伏产品及储能产品顺利拓展美国市场提供有利条件;StrataSolar公司创新商业模式,将会为比亚迪当前的新技术提供广阔的平台。美国是太阳能及能量存储解决方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比亚迪世界领先的产品和技术正在迅速扩大美国市场份额。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的竞争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战略地位,使我们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整体能源解决方案。StrataSolar与比亚迪签署了重要协议,协议中提出比亚迪将于2014年向StrataSolar提供总计160MW的光伏组件和储能组件,该项目总量将占到StrataSolar公司2014年预计总量的三分之一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表示,StrataSolar公司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太阳能公司之一,我们很高兴与StrataSolar公司进行合作。近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著名的太阳能开发商和工程总承包商(EPC)StrataSolar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将达成广泛的光伏储能系列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毕竟,只有强大的内需才能真正支撑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退出欧洲开拓新市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随着欧盟对未参与价格承诺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双反关税,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基本退出欧洲市场。当地时间12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将从本月6日起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出口欧盟的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为期两年。今年8月2日,欧委会宣布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以价格承诺的形式达成友好解决方案,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太阳能板出口商要设定一个最低价,即在欧洲销售产品的价格不会低于此最低价。除光伏面板外,欧盟上周决定对用于生产光伏板的光伏玻璃征收暂时性惩罚关税,为期6个月。
在此背景下,对市场趋势向来敏感的中国企业已经提前将重心从欧美向日本、印度、中国、南非等新兴市场转移。即便完全赶走了中国企业,欧盟光伏产业也难以有效复苏,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本来中国光伏产品在欧洲市场主要就是薄利多销,利润不高,如果征收双反关税后,企业基本没有利润空间,也不可能跟其他企业竞争,只有退出市场。单从光伏产业来看,欧盟光伏产品并不具备太大的技术优势,成本管控方面与中国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价格竞争环节中国产品几乎完胜。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在2013年光伏领袖峰会上透露的数据,中国和欧盟就光伏产品争端达成价格协议后,中国对欧洲出口占总出口量的比重已从70%下降到不足30%,对美国出口占总出口量比重从之前的20%下降到10%左右,日本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第二大出口国,占比超过20%。当然,这些企业在当时考虑是否签署价格承诺时必然已经考虑到了上述因素。
之后由欧盟成员国决定,是否将征收期限延长两年。双反目的何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欧盟双反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负面影响早已波及整个光伏产业,在中国光伏巨头全面收缩海外市场、扩张本土市场之际,惩罚性关税的落实对经济方面的影响并非最大,来自中欧能源领域的摩擦着实给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光伏双反只是一个插曲,中欧贸易摩擦还会不断上演,欧盟经济萎靡之时需要中国直接投资补血,而欧盟经济复苏之时又需要削弱中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光伏巨头与欧盟合作伙伴的关系非常萎靡,管理层在学会与狼共舞的同时,还必须时刻将主打市场放在国内。最终签署价格承诺的中国企业有121家,包括英利、尚德、赛维、天合光能、晶科等光伏大厂均出现在了免税榜单上。
就在中国国内市场和欧盟市场全面收缩的情况下,若要尽可能的保存当地光伏企业,非正常的干预便成了欧盟的首要选择,而双反则是欧盟打压中国光伏业的最佳武器,中欧贸易摩擦常年存在,实施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欧盟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光伏企业人士也提醒,在大家都采取转移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的战略时,要警惕新一轮价格战。
辉伦太阳能新闻发言人袁全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辉伦之前已经开始将市场重点转回国内,同时关注南非、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而企业方面也表示,之前中国光伏产品在欧洲市场基本就是薄利多销,利润空间不高,现在要被征收双反关税,企业就基本没有利润可言,也不可能跟其他企业竞争,只有退出市场。
由此可见,欧盟双反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单纯解决光伏问题。欧洲市场渐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8月2日,中欧之间的光伏贸易争端以价格承诺的形式达成和解,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太阳能板出口欧盟的最低价格为0.56欧元/瓦,出口上限为7GW。而当时没有签署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则要被征收税率高达47.6%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同时,我们也在试图通过模式创新,寻求和非光伏传统渠道合作的可能。由于欧盟内部对政府开支的管控较为严格,依靠政府大规模上马项目的可能性较小,而知名跨国公司则把扩张重心放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问题便格外凸显。
一位光伏企业的高管对记者表示,这次声明内容只是之前光伏争端的一个细节,对参与价格承诺的光伏企业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对于那些没有参加价格承诺的企业影响较大。即便是能源领域的深化合作还在继续,未来中国巨头仍可能遭遇不公正待遇,而此次光伏双反或仅是欧盟吸引中国直接投资的工具。
以光伏为跳板、让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采取更加积极的投资态度才是欧盟的真实意图,高铁、通信、能源领域的多项合作将加快中国资金向欧盟的流入速度,而经济的回暖会随着直接投资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价格承诺企业无事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源于欧委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高达210亿欧元(约合285亿美元)。
据媒体统计,产品销往欧盟的中国太阳能板出口商当中的70%参与了价格承诺。欧盟这次事件给中国光伏企业敲响了警钟,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生产没有前途,未来国内光伏企业应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技术含量,这样才能避免低价竞争,也能免受双反困扰。
欧盟经济疲软是常态,其复苏步伐必然比中国、美国、日本慢许多,千疮百孔的实体经济并不能有效支撑欧元区的企稳回暖,稍有不慎还有可能使整体经营环境大幅恶化,此时投资便成了拉动经济的最好手段。在其发表的声明中,欧盟委员会确定了自今年8月起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企业名单,并表示,此征税措施只适用于未参加价格承诺的中国企业12月24日10点50分,伴随着一阵欢呼与雀跃,由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新疆华电策勒2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二期)顺利并网发电。据了解,该项目于2013年9月4日第三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签约,位于和田地区策勒县工业园区内,由新疆华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投资1.98亿元,占地总面积690亩,设计年发电量2910万千瓦时,于9月22日开始开工建设,12月17日通过并网前验收
全球最大企业英利绿色能源201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0%,而大型企业天合光能的纯损益已经实现扭亏为盈。由于作为最大市场的欧洲需求低迷以及中国与欧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光伏电池产业2012年以来持续面临困境。
不过,目前市场行情出现了复苏势头。在中国光伏行业,目前即使是中坚企业,也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援助才能勉强支撑。
中国计划推动陷入过度竞争的光伏电池行业进行重组,工信部目前筛选出了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满足一定标准的134家企业。3月陷入破产的尚德电力的核心子公司以及为该子公司提供救助的新兴企业江苏顺风光电未被列入名单。
而对于企业而言,持续满足这一条件将是生存下去必须达成的目标。以中国、日本和美国为中心,光伏电池的需求正不断扩大,201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需求达到900万千瓦,创出历史新高。在中国国内市场,这些企业参加国有电力公司等的招标也将更加困难,获得订单的机会可能大幅减少。据晶澳太阳能COO谢健称,该名单将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技术水平,每半年或1年调整一次,以推进行业的优胜劣汰。
有分析指出,中国有500家以上光伏电池相关企业,因此可以说其中有四分之三落选,这些企业将更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且难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对于以出口为主体拓展业务的企业而言,这将构成较大打击
以中国、日本和美国为中心,光伏电池的需求正不断扩大,201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需求达到900万千瓦,创出历史新高。3月陷入破产的尚德电力的核心子公司以及为该子公司提供救助的新兴企业江苏顺风光电未被列入名单。
有分析指出,中国有500家以上光伏电池相关企业,因此可以说其中有四分之三落选,这些企业将更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且难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企业而言,持续满足这一条件将是生存下去必须达成的目标。